大悦城控股华南大区:探索产业链共生与互促生态模式,大悦城华南大区领导设置
# 2024年公共币汇率维稳分析
## 报告概述
2024年,尽管美联储的宽松政策没有达到预期,加之特朗普可能回归的影响,美元指数(DXY)上涨明显。以年末的全球美元紧缩为背景,美元指数强劲反弹,年内累计上涨7.0%。在这样的环境下,非美货币普遍承压,其中瑞士法郎和日元分别贬值21.5%和19.0%。印度卢比则保持了七年的贬值走势,并创下历史新低。尽管面临压力,人民币汇率在基础稳定中维持了稳健的格局。
## 公共币汇率的维稳目标
2024年是人民币汇率维稳的第三年,也是中心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础稳定”的第二年。从各个指标来看,人民币汇率的维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从时点汇率来看,人民币中央价和境内交易价在2024年的跌幅远小于同同期美元指数的上涨幅度。具体来说,中央价下降了1.5%,而境内即期汇率下降了2.8%。
其次,从平衡汇率来看,人民币汇率的跌幅显著受限。年均中央价较上年下降1.1%,前两年分别下降4.1%和4.6%;年均即期汇率下降1.6%,前两年分别下降4.3%和4.9%。这种相对较小的跌幅有助于降低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中的不利影响。
再次,从汇率弹性来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明显降低。2024年,中央价的弹性为2.7%,远低于2022和2023年的15.1%和6.1%,为2015年“8·11”汇改以来的最低值;即期汇率的弹性为4.0%,同样低于2022和2023年的16.0%和9.4%,接近2015年以来的次低水平。
最后,从多边汇率角度,人民币的双边汇率小幅下跌带动了多边汇率的走强。2024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口径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上涨4.2%,而万得人民币汇率预估指数上涨3.8%。但是,由于国内经济运行处于低位,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得以保持。
## 境内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
在2024年,境内外汇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许多人将汇率的升贬视作升贬压力和预期,认为汇率下跌意味着贬值压力增强以及贬值预期升高。然而,这种看法并不符合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正常情况下,外汇市场应当是高买低卖,因此,汇率的涨跌应当能够及时释放市场压力,调节汇率预期。
然而,若当前汇率下跌越多,市场却越倾向于购买和囤积外汇,显示出外汇市场失灵的迹象。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坚决避免形成单边的普遍预期,对于市场的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并防范汇率的过度波动。
2022年,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年初境内人民币汇率从6.30下降至11月的7.30左右,年均即期汇率的涨幅则由前一年7.0%转为下降4.3%。尽管如此,全年反映境内主要外汇供求关系的银行远期结售汇(简称“银行结售汇”)仍录得顺差771亿美元。
2023年,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有所下降。上半年境内人民币汇率由年初的6.70下降至7.20左右,下半年稳住在7.30左右,年均即期汇率的跌幅为4.9%。全年,银行结售汇由顺差转为逆差573亿美元,显现出市场信心的变化。
进入2024年,汇率的弹性进一步收窄,境内人民币汇率稳定在7.30附近。年均即期汇率的跌幅较前一年减少了3.3个百分点。全年,银行结售汇逆差1971亿美元,较上年增加2.44倍。
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汇率波动性降低,但境内外汇市场的单边压力和预期逐渐消弭。这显示出人民币汇率在国际市场中的坚韧性,尽管汇率政策的调整所带来的机会成本仍不可忽视。
## 居民对汇率的反应
从国际经验来看,居民在本币贬值时的恐慌性购汇行为往往是导致货币崩盘的重要原因。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评估中,常使用一系列指标来衡量中国外汇储备的充足性,其中M2以及出口收益是重要的参考因素。
在中国,居民的外汇结售汇需要通过特定的管理体系,监管部门对个人结售汇的总量和细项数据有明确规定。然而,由于相关数据未公开,外界只能通过居民买汇主要用于旅行、留学等普通用途来推测。
数据显示,2024年,伴随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银行结售汇逆差有所扩大,这主要与国际业务结售汇逆差的增加有关。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1115亿美元,其中,国际业务结售汇逆差2242亿美元,反映出居民在国际投资和消费上的需求增加。
尽管如此,2024年国际业务结售汇逆差虽然创下新高,但较2015-2019年的平均水平下降8.6%。与此同时,全年国际业务买汇的总额仅占年度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的1.8%,虽然较去年有所提升,但仍低于早些年的水平。
根据上述情况,虽然市场上确实存在个人通过合法专项额度进行购汇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并不具备广泛性,因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仍然可靠。
## 结论
总体而言,2024年人民币汇率在全球经济动荡中保持了较为稳健的发展态势。尽管面临外部压力和内部变动,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表现依然较为坚韧。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演变,中国需继续关注汇率稳定,维护外汇市场的健康发展。